第129章 谷寿夫_抗战之烽火燃血
一杯八宝茶 > 抗战之烽火燃血 > 第129章 谷寿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9章 谷寿夫

  上午6:30,就在金山卫方向传来激烈枪声的时候,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带着师团部所属人员成功上岸。

  在周围警卫士兵的帮助下,谷寿夫顺利跨过铁丝网,穿过拒马障碍,爬上防波堤,站在沪杭公路边上。

  “呼!”

  谷寿夫张开双臂,深深的吸了一口陆地上的空气,眉眼之间满是得意和骄傲。

  在某个走神的瞬间,他甚至幻想几百年前倭寇登陆金山卫时的场景。

  当年祖先登陆的时候,心情应该与此时的自己一模一样,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对富饶中原的向往,对征服的期待。

  谷寿夫的脚边立着一块石碑,畅想和感慨过后,他微微弯腰,仔细去看石碑上的文字。

  “戚家墩。”

  谷寿夫并不知道这个小小地方的特别之处,只是觉得此时此刻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他站在石碑边上,让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不甚清晰的照片。

  在谷寿夫想来,戚家墩这个地名将随着大日本帝国征服支那而闻名。

  等到战争胜利,历史学家和军史家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也会在这里立上一块石碑,记述今日第六师团乃至整个第十军的登陆行动。

  金山卫的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时而还伴随着沉闷轰隆的爆炸声。

  谷寿夫的注意力被吸引开,脸上的感慨神色在一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眼中出现了恶狼一般的凶狠。

  金山卫城是杭州湾地区的一颗钉子,第十军登陆之后首先就要拔除这颗钉子。

  可是从枪声上判断,国崎支队的攻击并不顺利,支那守军的抵抗非常顽强。

  第6师团参谋长下野一霍大佐气喘吁吁的来到谷寿夫身边,道:

  “师团长阁下,步兵第十一旅团和步兵第三十六旅团的士兵都已经顺利登陆了。

  只是火炮和辎重还在后面。”

  谷寿夫收回目光,问道:

  “渡河所需要的折叠舟,架桥所需的器械和材料以及工兵随行人员是否已经上岸?”

  前方区域河沟纵横,没有足够的渡河器材,第六师团的行军速度必定会被限制。

  下野一霍大佐清楚谷寿夫的打算,当下说道:

  “已经上岸了一部分,可以让第十三联队作为全师团的先遣队,立刻北进!”

  谷寿夫点头,

  “让他们沿松金公路北上,今日傍晚之前攻取金山县城。”

  下野一霍大佐脸上现出苦涩,道:

  “搜索队报告,公路被支那人破坏的非常严重,一些地方还淹水了,几乎不能通行。

  在工兵部队登陆之前,部队只能依靠田间小路行军。”

  谷寿夫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八嘎,不要跟我讲这些,让他们立刻出发,兵贵神速,兵贵神速!

  现在出现的只是川军营,那支模范旅肯定驻守金山县城和松江县城。

  一定要赶在敌军做好防御准备之前发动攻击。

  第十三联队出发之后,师团部也要向北移动。”

  勤务兵牵来两匹有些晃悠的战马,谷寿夫利落的翻身上马。

  等下野一霍大佐上马后,发现已经看不到师团长阁下的背影了。

  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杭州湾加贺号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应该在5:30左右出发,轰炸乍浦和柘林方向的国防工事。

  但是由于大雾遮蔽了天地,飞机无法起飞,直到接近上午7:30,第一批6架攻击机才冒险从加贺号航母上起飞。

  日军飞行员费力冲破浓雾,用最高速度抵达战场上空,想要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但当他们到达战场上空后才发现,下方的云层很厚,眼前白茫茫一片,根本看不到目标。

  日军飞机在天空中盘旋,想要等待云层散去。

  可是战场上空的云层越积越厚,似乎很快就会下雨。

  日军飞机员无奈之下随意丢下炸弹,也不管是否命中目标,骂骂咧咧的返航。

  由于天气条件不佳,随后准备的第二批和第三批战机也未能参战。

  日军飞行员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满载燃油和弹药的飞机停在飞行甲板上。

  上午7:30的时候,潮水已经落了下去。

  国崎支队所属之山炮兵第三联队联队长大木顺中佐站在登陆场的浅滩中唉声叹气。

  脚下的淤泥已经没过了他的小腿,让他每走一步都极为费力。

  在退潮后登陆的日军部队,包括山炮兵第三联队在内,必须跨越600米的浅滩。

  大木顺中佐面临的情况比高野秀木少尉的更加严峻。

  海水退潮不仅使得卸载物资极为困难,那些卸载下来的物资还必须依靠人力搬运离开这600米的浅滩。

  浅滩上布满了脚印子,泥泞且滑溜。

  埋在这片地区的地雷早已经被先前登陆的部队用身体排查干净了。

  那些散落在浅滩上的残肢碎肉以及海水中的殷红就是最好的说明。

  一些帝国勇士的尸体正在海浪的拍打下起起伏伏。

  后续登陆的部队需要搬运海量的物资,没有人有力气去收敛同僚的尸骸,只能任由其在海中发白鼓胀。

  物资搬运结束之后,他们还必须将那些散落在海水和浅滩中的渡河架桥器械捞回来。

  第一批登陆的部队因为要抢占登陆场,保证行军速度,很多器械散落进了大海里,必须让后面登陆的部队打捞。

  尽管火炮已经被拆成了很多部分,但重量依旧不是一个人能够轻易承受得起的。

  山炮兵第三联队的士兵们个个满头大汗,他们既要小心脚下的淤泥,又要承受肩头的重量,困境几乎让他们脱力。

  联队长大木顺中佐也亲自下场去协助搬运。

  岸上站着一个传令参谋,焦急地对着大木顺的方向喊道:

  “联队长阁下,前方攻击不顺利,急需要火炮的增援。

  少将阁下要求山炮兵联队半个小时内运送三门火炮金山卫城西门,若火炮没有按时就位,少将阁下要将您送上军事法庭。”

  “八嘎呀路!”

  陷在泥潭里的大木顺中佐小声的骂了一句。

  山炮兵联队的很多士兵都听到了传令参谋的话,当下咬牙坚持。

  后续登陆的日军部队面临的情况与山炮兵联队类似,他们要牵引马匹、搬运火炮和辎重。

  前面登陆的都是一些轻步兵,他们不断向后方催促,要渡河和架桥器材、要炮火支援。

  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看着乱哄哄的海滩,眉头拧成了川字。

  还好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农业国家,不然的话如此乱糟糟的登陆作业几乎预示着失败。

  何其侥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bbbc.cc。一杯八宝茶手机版:https://m.ybbbc.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